广东首个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文件出台

粤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力争2020年接近3万亿

  “广东制造”要转型升级,须以显著提升制造企业整体素质和产品附加值为重点,突出围绕制造业两端做大做强生产性服务业。为加快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我省首个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文件。

  记者从2月22日召开的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议上了解到,我省将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力争到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接近3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60%以上。

  据介绍,2015年,全省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50.8%,首次超过50%。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贡献度明显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5年年均增长10%,2015年增加值达1.96万亿元,占服务业比重达53.1%,占GDP比重为26.9%,较2010年提高2.6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底,全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达45.5万家,比2010年增加20.8万家,占同期新登记市场各类主体的近七成,生产性服务业骨干企业占服务业骨干企业的八成,其中60多家进入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

  会议提出,把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规模壮大、结构优化、格局创新、支撑有力四大发展目标。

  ■纵深

  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高增长趋势研究报告披露

  互联网等新兴服务业成新增长点

  在22日召开的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议上,还发布了《广东省生产性服务高增长趋势研究》。这份研究报告透露,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记者了解到,“十一五”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广东产业转型的力度不断加大,在广东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推动全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明显的高增长趋势。

  从增加值规模看,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556.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96万亿元,均高于全省GDP和服务业年均增速,总量一直居全国前列。2015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服务业占GDP比重于2013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从结构优化看,2005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中的金融、科技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的增加值年均增速均明显高于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批发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均低于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年均增速。“十二五”期间,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基本保持10%以上,其中科技服务业“十二五”发展最快,年均增长13.2%。

  从效益来看,“十二五”以来,广东生产性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约13%,比增加值年均增速快1.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税收(营业税及附加和应缴增值税)年均增速保持在19%左右。全省地税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比重进一步攀升,服务业税收占地税收入比重超过70%。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约占服务业就业的60%和全省就业的22%。

  此外,新型业态新兴行业增长迅猛。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为主体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成为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全省拥有互联网企业3000多家,占全国一半以上;快递企业1800多家,接近全国的三分之一;全省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居全国第一;专业工业设计机构1000多家,数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制造业配套要素延伸,制造业服务化提速,催生出跨境电子商务、城市配送物流、互联网金融、航运金融、数字会展等一批新业态。跨境电商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全国跨境电商企业约70%在广东,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36万亿元。

  解读

  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

  广东发力生产性服务业12大重点领域

  广东是全球有影响力的制造业基地,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广东制造业在整体上仍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代工企业赚的仍是“汗水钱”。“广东制造”如何通过植入生产性服务要素,推动制造业价值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在22日召开的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会议上,省发改委主任何宁卡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

  何宁卡介绍,《意见》包括5个部分共28项任务和政策措施,分别为“做强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微笑曲线’两端”、“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加快建设面向先进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化集聚化发展载体”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何宁卡表示,《意见》全文贯彻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制度创新为重点,重在塑造发展机制,破除发展障碍,营造健康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内生动力。

  “《意见》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要更多依靠创新驱动和市场机制推动,这个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全文之中。”何宁卡说,在创新驱动方面,多处强调要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发展“互联网+”新业态,以新业态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鼓励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有能力的工业企业重点围绕提高研发创新,不断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在市场机制塑造方面,对具体政策措施更多地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角度来研究提出,尽量减少对市场的行政干预。

  同时,《意见》围绕发展与先进制造业相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强调要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既明确了当前我省生产性服务业需要重点发展12个行业(领域),也同时要求着力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和发展载体等薄弱环节建设。

  此外,还突出产业融合发展方式。“制造业服务化,是全球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制造业服务化不是‘去制造业’,从价值链角度看,是服务在制造业价值链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效益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何宁卡说,我国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和利润贡献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为缩短与国际差距,拓展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方式,《意见》提出“推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要求以拓展产品增值服务为核心,积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共生发展,不断催生生产性服务业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专业化生产性服务。

  重点项目优先安排项目用地

  在完善财税政策方面,《意见》明确要求统筹省级财政扶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和支持面向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重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功能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先进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工业国家工程研发中心、检验检测认证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落户广东,支持世界500强企业来粤设立区域性总部或研发中心、结算中心、营运基地等分支机构。

  在创新金融服务方面,《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广东工业2025产业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创设生产性服务业各类投资基金。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省级财政设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专项信贷风险补偿资金池。

  在完善土地、价格与收费政策方面,《意见》要求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库,优先安排项目用地;各级政府在实施城乡规划和“三旧”改造中收购储备的存量土地优先用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工业企业利用自有工业用地兴办自营生产性服务业涉及提高用地容积率的可按新用途办理相关手续;鼓励生产性服务项目用地采取租赁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积极探索实行弹性出让方式供地。

  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快建立以先进制造业实训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高技术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对成功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智力的机构或有功人员给予奖励;落实高端人才安家落户、出入境签证、个税优惠等政策。

  向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实施政策倾斜方面,《意见》提出,推进重点行业发展,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事业单位科技成果转化后用于奖励研发团队的收益比例不低于70%;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与使用单位在产品创新、增值服务和示范应用中比照省财政扶持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办法进行奖励;引导企业运用跨境电子商务手段开拓国际市场并给予资金扶持;支持节能环保服务项目以预期收益质押获得贷款等。

  案例

  广州:打造国际生产服务贸易枢纽

  “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租赁商务服务业等正成为支撑广州市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会上,广州市常务副市长欧阳卫民介绍,从发展速度看,广州金融业发展最快,2015年实现增加值1629.43亿元,同比增长14.2%,高于2014年4.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快速发展,2015年实现增加值580.68亿元,同比增长12.4%,增长速度创“十二五”时期的新高。从占比看,金融业所占比重上升最快,2015年金融业占GDP比重和服务业的比重达到9.0%和13.5%,拉动GDP1.1个百分点。信息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占GDP比重保持平稳增长,分别拉动GDP 0.4、0.6个百分点。

  为了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广州市构建起了“一带四极多点”的生产性服务业空间格局:“一带”即珠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带:“四极”即南沙新区、广州开发区、增城开发区、空港经济区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极;多点“即在”一带四极“之外,布局打造一批特色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优势互补、集群发展。

  欧阳卫民表示,“十三五”时期,广州将坚持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自贸试验区两大机遇,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围绕国际航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以科技、金融、总部经济为重点,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构建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四新”经济孵化平台和专业化生产服务体系,努力建设成为珠三角工业生产服务中心,全国生产服务创新基地、国际生产服务贸易枢纽。